全球有兩項運動引得起大家的興趣,在壹周刊開張的第一篇文章總要搭上話題,一項是騎小摺,一項是投資中國,可惜前者我不會(大學時期學騎單車,在男生面前摔得狗吃屎,從此再也不學),一定要談談後者了。 今年國內外基金業者不論新舊基金推銷的重點全部放在中國身上,隨便講個中國人換電視、買手機、換車、買吃的喝的,單位統統是用億去算,一個北京的網咖一擺就是五百台電腦,可以想像數百名中國宅男奮戰的畫面,難怪我的朋友七早八早改行去對岸賣馬桶,有道理,人生最重要的大事—芧坑,鐵定要換。 我所知今年上半年就有景順中國、JF中國等七檔境外基金登台,台幣計價部分也有七檔新基金標榜投資中國。馬英九政府適時將基金投資中國A股的上限放寬到10%,加上陸股漲勢正夯,基金業者一致認定中國基金即將大展伸手。 截止目前為止,台幣計價新募集的中國基金從成立日起算,表現最好的是永豐大中華基金,漲幅14.6%,表現最差的是元大新中國基金,為-0.1%(見附表),大家進場點畢竟不同,或許不能把基金兩兩相比,但總可以跟共同的投資標的中港台三市場的指數比一比吧?! 近六個月深圳綜合指數漲幅 79%、香港紅籌股指數 27%、香港國企股指數 52%、台灣加權指數48%,與這三市場相關的基金如台灣今年核備的境外基金以木星中國基金的64%報酬最高、施羅德環球系列香港基金漲幅約49%,國內中概基金排名第一的國泰大中華漲幅達64%,台股第一檔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台灣50漲幅也達52%(以上基金半年報酬截止日均為七月十六日)。 觀察上證綜指從去年的十月二十八日盤中出現1664點最低點漲到今年七月,漲幅逾九成,剛進場的新基金得努力建立股票部位,追趕中港台的漲勢,反而沒有空手的舊基金,以前雖跌得慘,彈回來的也快,顯然新興市場碰上又急又猛的反彈行情,舊基金比新基金起跑快,反之下滑也快,這也是為何我常說基民有時不要太「喜新厭舊」。 還有一個問題也必須一提,那就是在台銷售的中國基金不分國內外,雖可照台灣政府規矩買一成中國A股,但那一邊的政府也有規定,法人必須有QFII(中國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資格才能進場,否則最多買香港紅籌、國企和連結陸股的指數型商品,不妨問問你買的中國基金有沒有資格?如果沒有,算不算正港的中國基金?基民自己判定。 七月份之後還有很多新基金要加入,只要強調可以投資亞洲市場,都會包裝中國,中國的份量是沾到邊就好,還是越重越夠味兒,在下手之前,請各位自己掐指算算吧!!(本文轉載自426期壹周刊基金壹情報) 今年上半年新成立台幣計價之中國概念基金 |
|
||||
指 數 | 收盤指數 | 漲 跌 | 漲跌幅 |
上海A股 | 3,670.79 | ![]() | ![]() |
香港恆生 | 29,098.29 | ![]() | ![]() |
日經指數 | 28,864.32 | ![]() | ![]() |
南韓綜合 | 3,026.26 | ![]() | ![]() |
道瓊工業 | 31,496.30 | ![]() | ![]() |
那斯達克 | 12,920.15 | ![]() | ![]() |
S&P 500 | 3,841.94 | ![]() | ![]() |
費城半導體 | 2,920.75 | ![]() | ![]() |
![]() |
![]() |
兌換成 | ||
‧交叉匯率表 ‧外幣兌換台幣 ‧美元兌換外幣 |
VIP基金健診實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