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門電影阿凡達,短視貪婪的人類在稀有金屬與環境生態的抉擇中,眼中只看到暴利,不惜大軍強壓原生種納美人的生存環境,像極全球氾濫成災的資金,將魔爪伸進各類商品的狠勁。 一位理專朋友說,今年初,好久不見的客戶突然一個接一個冒出來,追問現在買什麼基金可以賺錢。投資人對報酬的預期越高,就越加顯示巿場熱度正在升高當中。中國元月12日無預警宣布調升存款準備金2碼,如同當頭棒喝,敲醒許多投資人。 同時間,有一派專家高分貝喊話:「熱錢不斷炒高股市、房市及原物料商品,全球資產泡沫化正在成形,今年恐怕將出現二次衰退」,中國政府升息動作正是為了防範房地產惡化所打的強效預防針。 目前到底熱到如溫泉般舒適,還是已經有點燙手呢?我設法從數字來找證據。截至去年11月底,國內投資人持有國內核備的境外基金共1.94兆元,距離2007年12月所創下的歷史新高2.1兆元,只差一步,我猜測今年在元月行情的希望帶領下,很有可能打平紀錄。 不過,2007年台灣利率水準接近3%,目前定存1%不到,也有人認為資金瘋狗浪仍將持續推進前景看好的市場,現在不算熱。而且,全面刷新「基金規模」紀錄的是固定收益型基金,顯示有不少保守資金是停泊在債券裡,股票型基金尚未全面噴出。 高收益債和新興市場債基金各達3,400多億元及1,300多億元,提前在去年9月改寫歷史紀錄,而固定收益含公債等其他類金額更是快速增加到2,100多億元。 而積極的資金則集中到新興巿場。根據EPFR統計,2010年一開年第一週,資金自歐洲、美國股票型基金及升息的中國淨流出,淨流入新興市場基金21.3億美元,新興債市也淨流入1.08億美元。 看到新興市場股債規模不斷創新高,我有一些想法。2005年因油價飆漲引發美國無預警升息而大跌,2006年也是新興市場跟進升息造成重挫,2007至2008年則是美國急速降息救房市,也引爆這一波新興市場的資金行情。 行情的折轉關鍵都在「利率」,尤其是美國利率更具影響性。由於美國經濟在大病初癒後的復原期,不可能馬上活蹦亂跳,短時間應不會升息,全市場大可繼續擁抱新興市場。 既然利率是釋金及吸金最有效的調控工具,一旦美國調養得差不多,資金這隻最敏感的動物一定馬上聞風而去,屆時,請投資人務必小心。依據歷史經驗顯示,當利率反轉時,資金抽離新興市場速度也會很快,現在才要進場者請做好資金控管。(本文轉載自第四五二期壹周刊基金壹情報) 國內投資人持有境外基金總額變化 資料來源:投信公會 單位:新台幣億元 |
|
||||
指 數 | 收盤指數 | 漲 跌 | 漲跌幅 |
上海A股 | 3,670.79 | ![]() | ![]() |
香港恆生 | 29,098.29 | ![]() | ![]() |
日經指數 | 28,864.32 | ![]() | ![]() |
南韓綜合 | 3,026.26 | ![]() | ![]() |
道瓊工業 | 31,496.30 | ![]() | ![]() |
那斯達克 | 12,920.15 | ![]() | ![]() |
S&P 500 | 3,841.94 | ![]() | ![]() |
費城半導體 | 2,920.75 | ![]() | ![]() |
![]() |
![]() |
兌換成 | ||
‧交叉匯率表 ‧外幣兌換台幣 ‧美元兌換外幣 |
VIP基金健診實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