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跟我一樣,財經報章雜誌上的基金資訊看的是眼花撩亂,金磚四國、新興市場、石油、黃金再加台股,每一檔基金都叫好叫座,漲幅不是五成就是一倍,看到每篇報導的內容,我總有時光倒流之感,彷彿回到了兩年前。 經歷前所未有的金融海嘯,我刻意保留了過去一年多來的財經雜誌,翻了一翻,去年上半年描述新興市場的前景,跟現在看到的大同小異,發表意見的基金業者沒有變,只是時間點不同罷了。 如果是這樣,新手們何需小生怕怕的頻頻上網詢問,﹂漲這麼多了,還可以買嗎?」各類新興市場及原物料相關基金肯定符合轟動一時的基金金律﹂隨便買,不要賣」,有什麼好怕呢? 對,真的不用怕,如果你夠執著,夠勇敢,且後繼的銀彈夠多,新興市場相關基金確實能幫你解套,甚至賺錢,可惜業者餵養的訊息太多太複雜,容易使投資人恐慌而急著出場。 為什麼我要這麼說?是因為我翻到2008年上半年雜誌裡的專家們紛紛教大家快快搶救套牢基金,最迅速確實的方式就是換、換、換,「只要花五百元,就能幫你解套!」 某位受訪的銀行理專說,他以追逐強勢新興市場基金為準,2006年他從賠錢的JF日本換到東協,兩個月後再換到印度,從負40%倒賺10%出場,只花了基金轉換費五百元就辦到。 請注意,受訪者的輝煌戰果是發生在2006年,而採訪當時背景是爆發次貸風暴之後的2008年3月,若參考追逐強勢的做法,把虧損的日本基金忍痛贖回,理應轉到當時因總統大選獨強於全球的台股基金,兩個月後再選擇因油價高漲而超強勢的拉美或俄羅斯基金,或者完全拷貝別人的成功經驗,2008年一樣從日本換東協再換印度。 以上兩案例模擬下來,在九月雷曼宣佈破產之前贖回以及經過慘套撐到現在,兩者都使虧損縮小,但虧較少的竟是後者。轉到新興市場來搶救套牢基金的方向正確,但也要看你如何運用戰略,才能真正轉敗為勝。(基金公司別緊張,表中的基金僅舉例說明) 案例中單筆轉換到印度或是拉美基金套牢,若像我一樣不甘心一直擺爛,自九月全球股災時每月執行兩次定期定額扣款,經過試算,定期定額報酬至今可達五成之多,日本基金虧的錢全部賺回來了。 我來問問大家,中、印的最重要的利基是什麼?答:內需;巴西、澳洲、俄羅斯長線看好什麼?答:原物料;為什麼要買黃金?答:避險;不能屯積石油要如何抗通膨?答:買原物料及天然資源相關基金;油價越來越貴怎麼辦?答:買綠能、環保相關基金。 看遍了各類新興市場與原物料產業分析報導,以上題目全部答對應毫無問題,試問這幾年下來所有的題材有變嗎?如果你認同上述的利多理由,請堅持你的想法,想追就去追吧!基金業者可別再誤會我老勸投資人漲多不要碰,但請把單筆及定期定額的戰略擬定好,千萬別一套牢就一換再換,那只會中了理專的計,轉換也要手續費的。(本文轉載自第四四○期壹周刊基金壹情報) |
|
||||
指 數 | 收盤指數 | 漲 跌 | 漲跌幅 |
上海A股 | 3,670.79 | ![]() | ![]() |
香港恆生 | 29,098.29 | ![]() | ![]() |
日經指數 | 28,864.32 | ![]() | ![]() |
南韓綜合 | 3,026.26 | ![]() | ![]() |
道瓊工業 | 31,496.30 | ![]() | ![]() |
那斯達克 | 12,920.15 | ![]() | ![]() |
S&P 500 | 3,841.94 | ![]() | ![]() |
費城半導體 | 2,920.75 | ![]() | ![]() |
![]() |
![]() |
兌換成 | ||
‧交叉匯率表 ‧外幣兌換台幣 ‧美元兌換外幣 |
VIP基金健診實例 | |||
|